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6-01-12   浏览量:13058
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质量分析
双酒小学   曹利萍
一、试题分析:
    本次科学检测试题能以《科学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作为主要依据,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去设计试卷内容,结合现行教材及本学期所学内容,尽量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去考查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试题内容包括: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画图题(20分)、实验探究题(20分)。试题内容难度适中,题型灵活,但知识覆盖面不够广,前两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的内容占到了72分,后两个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的内容只占了28分,比例太小,作为期末质量检测,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的掌握情况。
    对试题的改进意见:
     1、试题的覆盖面应该更广一些,使检测的内容更全面、到位。
     2、可加大开放性内容的检测,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课本知识巧妙的渗透到实践生活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3、本册教科书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设计对比试验,对一些科学问题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我会做”中的第一个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给两盆豆苗各扣上一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问三四天后,拿掉纸盒,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觉得这道题出的不够理想,作为一个对比试验,这道题目中条件的对比不够明确,作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对比不明显,很多学生对实验现象甚至不知该如何去描述,不能考查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对比试验的掌握程度。我觉得这道题如果设计成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对比试验,就会给学生更多的设计空间,这样的题就会更符合科学目标。
二、试卷数据分析:
    上学期我校五年级有两个班进行科学水平测试,其测试情况见下表:
参评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87
 
97
13
71.9
75
86%
17
20%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出错比较多的是第6小题,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这道题主要考查自行车上哪些部件运用了增大摩擦力的原理,漏选的情况很多,学生没有想到扶手上的花纹也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2、第二大题填空题:也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在90﹪以上,有极少数的学生第5小题出错,“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发生       。”学生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不知道该填什么。以后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要将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3、第三大题判断: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面,并有一定拓展,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这道题与生活的联系也比较紧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积累也有关,学生总体掌握比较好,满分率在70﹪左右。出错的学生错误主要集中在第5小题,“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车子才开动了( )”,有些同学判断为正确,说明对摩擦力这一知识点掌握不够,首先不明白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接触就有摩擦力,其次也不明白车子开动是因为克服了摩擦力。可见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很多知识只有在探究新知时才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延伸,在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便没有这样的时间了。
    4、第四大题我会画:本题失分较多,第1小题食物链,要求先在图中画出水田中的食物链,然后在右边写出5条食物链,有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只写出了食物链,没有在图中画出,还有少数学生写的不是图中画出的食物链,自己随便写了5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画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有部分同学画的不标准,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要求还是不够严格,导致作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5、第五大题实验探究题:第1小题,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前面已经叙述过了,大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不知该如何去描述,答案五花八门,正确的很少。第2 小题是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是教材中原有的一个实验,但在复习时没有着重强调,而是着重强调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有些学生就把这两个实验搞混了,实验现象答的不对。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在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个问题时,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所以对这个实验根本没有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多做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四、存在问题
    1、对课程标准钻研不够、对教材钻研不深。从考试的失分点来分析,与科学探究内容这类知识相关的题目,得分率不高。科学探究内容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可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老教材的教法,重结论,轻过程,对于新教材上的新东西,没有下功夫钻研,对很多我们认为很简单的知识,直接给出了结论,没有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对实验现象就很模糊,只知道结论。
    2、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平时我们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需有一桶水。”而我们的知识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甚至于连这一点也未能达到。
    3、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科学课,学生一直没有像对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课那样上心,总认为它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副科,从不用心去学习,所以很多知识点你认为已经讲的很透彻了,也强化了很多次,但其实学生根本就没有牢牢掌握,只是似是而非的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做题时好像觉得知道,却又无从下笔。
五、思考与建议
    1、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们的教师要高度重视此课程,爱岗敬业。还需要各级教研部门共同努力,大力发展科学专业教师队伍,打造一批科学骨干教师,。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仍然要常抓不懈,专业技能的培训更不能忽视,教学理念的学习也要与时俱进。所以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得到必须的培训,能及时、经常受到必须的教育和提高。
    2、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通过试卷我们看到有少部分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学生在天资、兴趣、生活环境、家庭、文化背景等方面固然有差异,但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给予评价,关心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对科学学习充满兴趣,有兴趣就会爱学,进而好学,自然会积极进步。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学生也更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也会更有学习、探究的欲望。
    3、科学课程要更具开放性。开放就要活,可以在教材、教学、评价、活动等方面更灵活些。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一些活题上得分不是很理想,从而反映出我们教师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练习、评价等方面没有果敢放开,再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多媒体等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学习的力度不够,这也是我们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4、注重过程。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实现“授之于渔”。但注重过程并不是说结论不重要,注重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结论,努力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动手寻找证据,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准确性,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不要一味地依赖课本,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与《科学》之间穿梭,要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