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2-26   浏览量:2739
蒲城县教育局
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
通  知
各初中、县直学校、民办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根据教育部制定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见附件),请各校结合实际,按照以下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以学生为重心和出发点,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三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各校要结合实际,全面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克服存在的薄弱环节,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台阶。一是各校要积极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实行规范管理,各校要把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各校应当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二是各校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和专职化水平。三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室、网站“三位一体”的体系。四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管理。五是加强社会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
    三、切实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途径和方法。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三是树立三个育人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四是坚持四项工作方针,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各校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要大力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升全面育人的理念。
 
    附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doc  
 
                            
 
 
2013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