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如何教学才能进步

发布时间:2014-02-26   浏览量:6243

 

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如何教学才能进步

 

 

    教学经验谈:常言道:教师的最大享受、最大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可见,这种教育境界之高、责任之重。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总是喜欢教好班、教素质高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教后进班级、后进学生呢?这也许是找不到“最大享受、最大乐趣”吧。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后进生呢?
  一、赏罚分明,公平合理。奖励学生是对学生优点的肯定与鼓励,而惩罚学生则是对学生缺点的指正与教育,尤其是对后进生,奖罚更是要分明、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时,不要用死眼光看后进生,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而放之任之;真正那样做,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哪一个差生,他总有闪光点,我们应该抓住这闪光点,加以表扬与鼓励,以便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反正我是无用之材”的心理,这样他们就会奋发向上,与先进生携手共进。到那时,将是我们最感到欣慰的一刻。
  我任高2008级电子技术(2)班的班主任时,遇到一个学生叫游猛,他是个双差生,但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特别是打篮球、跳高两项运动都是班上的佼佼者。虽然他是个双困生,但我从来没有歧视他,还经常和他谈心,师生之间有时也亲亲热热。同时,我并不因此放松对他的教育。有一次,英语老师看到他在宿舍吸烟,不但缴了他的烟,还要他写检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认错。接着,我又耐心细致教育他,帮助他改正错误,使他不背思想包袱。在2010年校运会上,他获得了跳高冠军;接着,该班篮球队在最后三秒钟还落后两分的情况下,却得到了换发球的机会,游猛接过球,沉着冷静,在三分线以外迅速投篮,一举投中,得了三分,使本队以一分之优转败为胜,并获得了冠军。除了学校的奖励外,我又给他奖励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并在班上再次表扬了他。班上学生见我赏罚分明,对我就更加信任了。
  二、以爱为根基,以德为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做到爱护学生。爱护学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热爱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尊敬你,才能听从你的教诲;二是要保护学生,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娱乐、休息等不受到任何侵犯。日常管理需要爱心,关键时候更要体现爱心。同时,以德引导他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010年,我任高2010级计算机应用基础(1)班的班主任。有一次,该班一位女生与别班一位女生为一条毛巾发生了争执,双方都有很多人支持,我经过反复调查,发现双方虽然语言激烈,但谁也拿不出证据。这里,我就一碗水端平,用互谅互让的精神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双方心服口服,各拿出3.5元钱,买了一条新毛巾;该班女生又高姿态,使用旧毛巾,让那位女生用新毛巾。事情处理完毕后,不少学生对我说:“老师,您真厉害。佩服您!”
  三、讲究教育艺术,教好差班学生。所谓教育艺术,也就是指在教育方法上要提倡一个“巧”字。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宽容和忍耐,学会平心静气地处理事情,不要轻易对学生大发脾气,当场使学生丢面子,这样会使学生大大损伤自尊心,往往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甚至抵触心理。赞可夫说: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是自制。在你发急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你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的跟你的学生谈话。该忍耐时则忍耐,该宽容时则宽容,且宽容的方法效果更佳;特别是对待后进生,非用此法不可。
  学生有先进,有后进,后进生多的班就成了差班,工作任务就更加艰巨。教差班,就更要讲究教育艺术。我教高2008级电子技术(2)班这个差班,一抓纪律,二抓教育,都从最差的学生打开突破口。这个班有一个学生叫田西,纪律差、嘴巴多、爱抽烟、爱喝酒。为了制止他多嘴,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不停地说话,直到他不想说为止,然后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使他认识到上课说话是破坏纪律的行为。对他抽烟、喝酒的毛病也采取类似方法教育,使他走上了正轨,并于2011年考上了高职学院。他一带头,班风就越来越好,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

    担任了多年班主任工作,苦也好,乐也好,喜欢也好,害怕也好,我都抱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教育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地去做。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以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努力去克服,因而始终居于主动态势。我教的班级,那些学生都愿意与接近我,和我拉家常、谈想法,有困惑时找我说说......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只能算三流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因此,不论我们任班主任,还是当学科教师,都要以实际行动和效果,真诚去关心爱护学生,不断地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因为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所以,我们只有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才算我们的“功夫”到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