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教发〔2015〕24号
蒲 城 县 教育 局
关于举办第八届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评选活动的
通 知
各片区、中心校,各初中、县直学校:
为进一步总结和推广我县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经验和成果,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实县域教育资源库,并为省、市应用成果评选活动推荐作品,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八届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及范围
㈠ 参评对象:全县所有教师。
㈡ 参评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研机构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及研究应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类成果:
1、应用管理类
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研究论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结合当地学校分布特征、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对教育资源应用的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工作进行的研究及探索成果。
2、教学应用类(4类)
⑴ 教学论文:在新课程环境下,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获得的值得推广的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运用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学科教学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介绍。
⑵ 教学设计:基于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基础,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媒体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思路新颖,方法实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学设计。
⑶ 微课
参赛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flv格式,码流:1M,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帧率:25fps。要求画面稳定、清楚,声音录制完整、清晰;片头字幕信息应包含学段、学科、教材版本、年级、课目、教师姓名和学校名称等;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⑷ 教学课件:配合现行教材进行制作,紧贴教学大纲,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难点,设计美观大方,符合学生特点。
3、网站类(2类)
⑴ 教育(资源)网站:发布县、校教育信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功能、访问量大、美观实用的各地区域及学校教育综合门户网站。
⑵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和内容选取恰当,通过资源的有机整合与科学拓展,充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和全面评价的专题性学习网站。网页设计简洁美观,能够为学生创设有意义、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二、参评要求
㈠ 所有参评成果须详细填写《成果登记表》(见附件1)。
㈡ 所有文本类作品必须图文清晰,标点清楚,A4纸打印一式3份并上交电子稿;微课和教学课件以U盘为载体报送;网站报送网址及网站简介。
㈢ 所有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用性成果应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过并取得良好效果。
㈣ 如参赛单位上缴作品出现大面积雷同或者是完全从网上下载剽窃他人成果的作品,取消个人参评资格,并通报所在单位。
㈤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活动的组织
此次评选活动,是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应用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望各学校认真组织、广泛宣传,动员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届时教育局将聘请相关专家组成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成果评选委员会,集中评审。对各单位参赛作品、获奖情况进行通报,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颁发获奖证书,并推荐参加省、市评选活动。
四、参评方式及数量要求
各初中、县直单位、城区小学、县幼儿园以校(园)为单位直接上报,农村幼儿园、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上报,每人限报作品1份,各学校上报数量不得低于6份。各参赛单位对每份作品要填写《成果评选登记表》(见附件1),连同参赛作品装入档案袋,档案袋上写清参赛作者的单位、姓名、类别、联系电话和参赛作品名称。各参赛单位将本单位所有作品要填写汇总表(见附件2)后附电子版一并上交,教育局将在活动评选前对各参赛单位所交作品数量进行统计公布。
五、报送时间及地点
各单位将参赛作品按要求收集后于6月底前统一上交到蒲城县电教中心技术培训部。
六、奖项设定
本次大赛设3个组别,分别为:高中、初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组。每个组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联系人:王宾 联系电话:18191811896
附件:
蒲城县教育局
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