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9-14   浏览量:2414
 
 
蒲 城 县 教 育 局
关于做好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
通  知
 
各高中、中职学校:
    根据《蒲城县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蒲城县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方案的通知》(蒲艾防办发【2015】 2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艾滋病防治意识,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降低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现将我系统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标
    通过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使艾滋病防治知识覆盖到全体学生,实现青年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有效降低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率。
    1. 学校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覆盖率达到100%。
    2. 学校医务室覆盖率达到100%。
    3. 学校艾滋病防治专兼职医务人员覆盖率达到100%。
    4. 学校4学时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覆盖率达到100%。
    5. 以学校为单位,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前后的主题宣传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二、对象
    全县所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三、内容
    (一)宣教队伍建设
    1.确定专兼职人员。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规模,确定校医或具有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师资,负责全校师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教育等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卫生局负责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
    2.组建志愿者队伍。各高中、职中采取以自愿报名和班主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推选1—2名青年学生组成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志愿者队伍。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参与所在学校或班级艾滋病宣传主题月、主题周以及“面对面”的同伴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队伍的培训由所在学校聘请卫生疾控机构参与。
    3.组建巡讲队伍。各校联系卫生部门,在每年新生入学季、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和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在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巡回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二)宣讲内容
    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等基本知识;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感染艾滋病常见的高危行为,尤其是青年学生感染的常见高危行为;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艾滋病的检测及自愿咨询检测;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三)宣教形式
    1.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各高中、职中要将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和性道德观教育等纳入学校课程,每学年不低于4个学时,并至少召开一次预防艾滋病的主题班会。学校每年应对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进行评估,抽样评估人群不少于30%的班级人数。
    2.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学校团委要充分发挥本校防治艾滋病宣传志愿者队伍作用,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同伴教育,不断增加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3. 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各高中、职中要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利用学校公众微信、手机资讯平台等新型媒体及时推送信息。
    四、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中、职中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学校校长要切实履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师资人员,确定专人负责艾滋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正常课时,确保每名在校学生每年都要接受防治宣传教育。要落实志愿者的推荐和培训工作,开设艾滋病专题广播、专题校园网页和宣传橱窗、墙报,直到和规范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积极推进以宣传教育为主的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切实降低学生艾滋病感染率。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在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
    五、督导考评
    教育局和卫生局、疾控中心将成立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现场考核评估,对工作不力的学校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必要时教育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附件:预防艾滋病核心信息.doc
 
 
                                                蒲城县教育局
                                                2015年9月14日